About 大英博物館:
位於倫敦市中心的羅素廣場(Russell Square)旁的大英博物館,正門是高大的柱廊和裝飾著浮雕是典型的希臘古典建築式樣。

博物館的主要藏品是古代和中世紀文物,尤以古代埃及和古代希臘的藏品聞名。
2003 年,大英博物館慶祝了自己250 周年的生日。2000 年由倫敦建築師諾曼· 福斯特重新設計的大庭院,巨大的半通明屋頂,覆蓋著整個大庭院(Great Court), 圍繞大庭院中心的閱覽室,現在的公共閱覽室原來是大英圖書館的位置,現在這裏主要是博物館面對公眾開放的藝術文獻和書籍,大英圖書館的藏書已在1998 年移往別處,當然,圖書館入口所標記的馬克思、凱恩斯等人的名字仍然永久地留在了這。 建於十七世紀晚期1753年倫敦邊旁的蒙塔古大廈,由托管會購得作為博物館,托管會的董事長是坎特伯雷大教堂的大主教,大英博物館於1759年1月15日對全眾開放,是世界上最早開放的國家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裡的收藏品最初是Sir Hans Sloane所有,斯隆是一名內科醫生,但愛好古玩。他出生於1660年,從小就熱衷於科學。
1753年,斯隆去世時,他的個人藏品達79,575件,這還不包括他擁有的植物標本室裡的植物標本以及藏書室裡的書籍和手稿。
他希望將自己的藏品交給國王喬治二世(代表英國國民),捐贈給國家。將其中80000件收藏品提供給指定的幾家買主考慮,出價兩萬英鎊,留給他的兩個女兒。
在通過公眾彩票籌集到資金建造大英博物館後,這些藏品最終轉交給了國會。從來又增購了其他私人收藏品,成為全國國民享有的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豐富的館藏來自三個地方:其一是購買私人珍貴收藏、王室平民大量的捐獻和直接或間接組織的考古發掘。後來隨著英國航海的成就進展,收集了世界各國的珍奇文物,吸引了大量民眾前來。
大英博物館主要目標是以國際學術為中心,向大眾最廣義的教育為宗旨傳播知識。實現這一目標的方式是在館內並通過出借藏品舉辦展出,
並舉行活躍的講座和研討會,出版大量的論文和書籍。早在十八世紀早期,博物館就以嚴肅認真的態度收集、展示、貯藏並保存了人類的作品。
大英博物館決不僅僅是不列顛古物的收藏館。實際上,在建館後的第一個世紀,英國本土的藏品極少。從一開始,收集活動就面向全世界。
盡管過去的歲月裡它在收集時有不同的比重,但是今天的博物館館藏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均衡的。就世界文化和年代範圍而言,藏品極為廣泛。
博物館舉辦許多臨時性展覽根本不需要向其他博物館租借,只需發掘其豐富的藏品就能佈置出多種多樣的專題展出,如南美的黃金、馬爾代夫的文化、倫勃朗的繪畫和印度教。
新博物館開始收集藏品, 1799年,埃爾金(Elgin)勛爵被任命為駐君士坦丁堡(現伊斯坦布爾)大使。由於他對希臘的古典遺物所受之破壞甚感憂慮,因此調集了一批藝術家和建築師對倖存物品予以記錄。後來,當局允許他運走石雕。
這些雕刻於18O2年抵達倫敦,埃爾金即將之向公眾展覽。十四年後,由於經濟困難,他將雕刻賣給了政府。 這些雕刻進入大英博物館後,很快引起了極大的迴響。

英國的使節和大使在為博物館添加考古學藏品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駐埃及的總領事亨利.索爾特(HenrySalt)在代理人貝爾佐尼(GiovanniBelzoni)的協助下收集了一大批物品,其中包括很多巨型雕刻,如法老阿孟霍特普(Amenhotep)三世的頭像(1823年由博物館托管會購得。)
索爾特還於1818年將拉美西斯(Ramesses)二世的著名頭像捐獻出,這件雕刻作品激發詩人雪萊創作了《奧西曼提斯》(Ozymandias)。人們對《聖經》地區之考古的狂熱興趣 推動了收藏活動進一步向中東發展。
克勞丟斯.里奇(Claudius Rich)1181至182O年居住在巴格達,他收集了一小批字磚、圓柱形封印以及碑刻。
這些物品都收集自底格里斯河和 幼發拉底河平原,里奇的這些藏品為博物館的巴比倫和亞述文物的收藏莫 定了基礎。
十九世紀初葉,蒙塔古大廈已明顯地變得太小了,這不僅僅是因為文物藏品迅速增加,自然歷史標本和圖書館也使空間問題變得更加突出,此外,不斷增加的參觀者數量也帶來了壓力。1814年,托管會指出,在上一年度,甫來博物館的參觀者在28,OOO到3O,OOO人次之間。
1823年,國王喬治四世將其父親約有85,OOO件藏品的圖書館捐贈給大英博物館,空間不足問題日益嚴重。一年後,決定在蒙塔古大廈北面建一座新館。
羅伯特.斯默克(Robert Smirke)爵士被選定為新館的設計者。新館的樣式是山周圍及頂部有照明燈的大院構成,它於十九世紀四十年代早期建成。
其最後一個主要結構是有凹槽列柱和愛奧尼亞柱頂的大門廊。由於入口盧前部繼續擴展,因此蒙塔古大廈不得不拆掉。到了185O年,大英博物館看上去基本上就是今天的樣子。
但是,空間問題並沒有徹底解決。新館竣工不久即在院子的花園裡新建了著名的圓形閱覽室,1857年對讀者開放。自然歷史藏品也帶來了問題。
最後決定將它們與人工製品分開;188O年,這些自然歷史藏品被遷到倫敦西部的南肯辛頓。儘管斯默克設計的新館仍然不夠大,但是185O年議會的一個專門委員會卻指出,該館的收藏範圍有不周全的缺點。因此,弗蘭克斯被任命為博物館館長。
他的知識和興趣都極為廣泛,他花了近五十年的時間收集到一大批古典之後的歐洲文物、民族誌文物和東方藝術品。
二十世紀到來的時候,大英博物館的藏品已經是其創建者最初所夢寐以求的了。不過,1973年,一項新的決定使藏品又進行了一次分離,圖書和手稿被分出來組成新的大英圖書館。

新千年之初的大英博物館有哪些特點呢?意義最深遠的一個特點是,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注重闡釋。它在歷史和考古以及科學考查方面的學術成就使得它能夠採用一種適合其豐富館藏的跨學科方法。兩另一個可能更具深遠意義的特點是,博物館視傳播其學術成就為己任。
這種知識的傳播包括不同層次,並儘可能面向更多的人們,不僅僅限於來博物館的參觀者。
所有這些並不是說收藏已變得不重要而可以忽略。二十世紀下半葉是博物館收藏活動極為活躍的時期。尤其是民族館對物質文化的採集。

博物館的藏品收集一直極為依賴私人捐獻及遺贈。現在,又得到諸如文化遺產六合彩基金會、國民文化遺產紀念基金會、國民藝術品收藏基金會以及大英博物館之友等機構的支持。
現在,大英博物館比以往任何時候更注重於野外考察和發掘。野外考察的目的是進行研究,並增加代表當代文化習俗的藏品,從而使大英博物館能保持其古今世界文化博物館的美譽。這一任務主要是由民族館完成的。民族館在世界各地,諸如羅馬尼亞和新幾內亞,都積極從事收藏活動。文物的發掘是為了增加知識,同時也為增加館藏品種提供一種極有價值的方法。(儘管被發掘的文物沒有全部歸博物館所有。) 大英博物館的發掘工作傳統上一直是在尼羅河流域(埃及和蘇丹)和近東進行的,這一重要工作仍在繼續,並常常與其他機構合作。

不過,大英博物館除了在世界其他地方進行發掘外,也在英國本土進行這項工作。對出土文物進行評定是大英博物館的一項重要工作。
發掘地的大小和重要性可能意味著必須花費很多年的時間才能全遍 ¨完成發掘和分析工作。
博物館的藏品現分十個分館存放(1)古近東館、(2)硬幣和紀念章館、(3)埃及館、(4)民族館、(5)希臘和羅馬館、 (6)日本館、(7)中世紀及近代歐洲館、(8)東方館、(9)史前及早期歐洲、版畫和素描館、(10)西亞館。
每個分館有一名分館長,全面負責看護、陳列和為藏品建檔。總括說來,大英博物館的館藏之多之廣, 可能是當今世界介紹世界文化與文明的最優秀的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以收藏古羅馬遺蹟、古希腊雕像和埃及木乃伊而聞名於世的,是一座人類文化遺產的寶庫,是世界是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
顯赫一時的日不落帝國從世界各地奪來的寶物,現在匯集此處向世人展示。除了欣賞展品外,遊客還可以領略英國人在博物館設計方面的過人之處。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經過將近兩年的努力,首次與大英博物館攜手合作,舉辦「世界文明瑰寶:大英博物館 250 年收藏展」,
不用到英國倫敦,在台灣也能看得到大英博物館的精華,欣賞來自世界各處的文化寶藏;
慶祝故宮博物院的正館重新啟用,故宮與中國時報系二月四日起在故宮推出「大英博物館二百五十年收藏展」。
故宮和大英博物館並列為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英國貿易文化辦事處代表雷利認為雙方的交流是博物館界的大事。故宮院長林曼麗形容,
大英的收藏是博大精深,故宮則是淵遠流長,故宮日前推出的「大觀展」展現的是華夏文明, 「大英展」則是將世界文明盡收眼底。
來台的二百七十一件展品,不僅看到大英博物館的寶藏,同時也穿越人類二百萬年的文化發展史。
在大英博物館七大部門負責人和故宮人員的洽談下,展品時代從舊石器、美索不達米亞、埃及、古希臘、羅馬帝國跨越到文藝復興和近代歐洲,
文明則貫穿五大洲,種類包括雕塑、繪畫、珠寶到陶器等。不過其中不見中國文物,因為最珍貴的中國文物收藏皆在故宮。
來台展出的作品有不少是大英鎮館之寶,像是距今兩百萬年前舊石器時代的一顆石頭,是在坦尚尼亞發掘的「雙面砍砸石器」。
這顆石頭是人類智能發展的象徵,從單純用石頭砸東西進化到製作可以用手握的砍石器。每件展品, 可說兼具人文、歷史和藝術的內涵。
展品的選擇過程也有不少插曲。像是台灣故宮一心想要爭取大英收藏的中國畫家顧愷之的名畫「女史箴圖」來台展出,卻沒有成功。
其實之前大陸、韓國也都嘗試,不過皆被大英婉拒。
羅馬時期的酒神戴奧尼索斯像複製品,因為身高超過二百公分,長榮航空必須以七四七型的飛機才有辦法「接送」。
當人類俯視世界文明的發展進程,總會對祖先創造的偉大文化藝術抱持著緬懷與追憶。 透過對世界文化遺產的緬想、
追溯、好奇與探索,我們體會到文明創造者思智的纖細與豪邁, 文化交流融會的啟發與創意。
穿梭於歷史迴廊、追溯文明軌跡、欣賞人類遺產的光澤, 透過不同時代與地域的文物,瞭解古往今來世界文明的多元面相,是故宮籌辦這次展覽的目的。
大展覽共分十三單元,包括:
晨曦乍現:人類文明的曙光
交融轉化:美索不達米亞的多元文化
追求永恆:古埃及文化的藝術精神
眾神國度:古希臘的藝術與文明
廣被四鄰:羅馬帝國的藝術成就
地域風韻:早期歐洲的藝術風格
基督世界:中世紀的歐洲
古典再生:文藝復興與近世歐洲
寧靜深邃:南亞與東亞文化
光彩瑰麗:伊斯蘭世界
神祕靈感:非洲文明的啟示
藍色文明:大洋洲諸島的文化鏈
遼闊多元:解讀美洲文明
選展作品共二百七十一件,時間上從舊石器時期迄於二十世紀,地區遍及歐洲、亞洲、大洋洲、美洲和非洲等五大洲,
展品囊括雕塑、繪畫、珠寶、玻璃、金器、銀器、銅器、石器、木器和陶瓷器等所有藝術作品與歷史文物。這樣的一個多元文化展覽,不僅提供視覺上的饗宴,也認識到世界文明演變中各種不同的面向,及人類在藝術文化上積累的輝煌成果。
其中比較特別的展覽品:

1.附有神秘詛咒的埃及傳奇—木乃伊人形棺蓋板。
這塊棺蓋板製作於西元前1000年至西元前945年,1889年被發現,是大英博物館最著名的藏品之一。 究其原因,除了它本身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外,關於它的神秘詛咒也震撼人心—據說這塊蓋板的發現者、 買賣者、收藏者都意外橫死或遭遇其他不幸;傳說在其早期照片上,蓋板面部繪畫竟變成了--“一個惡毒的埃及女人”, 甚至還傳言它與“鐡達尼號”的沉没有關係。
2.破譯象形文字的鑰匙—“羅賽塔石碑”。
雖然來展的“羅賽塔石碑”僅是複製品,它的原件除了1972年為紀念法國學者的解讀而在巴黎展覽之外,從沒有離開過大英博物館。 但是這件展品格外重要,因為它為世界研究象形文字提供了“鑰匙”—這塊石碑上有三種文字, 兩種為象形文字,一種是希臘文字,法國的古文字學家正是透過這種比較破譯了象形文字,解讀出古埃及歷史。
3. 萊奧納多·達·芬奇文藝復興時期作品—持杖裸體男子。
達·芬奇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偉大藝術家,在這副裸體素描中我們可以看到他細緻精確的觀察力和表現力,人物背後的陰影是他用左手執鵝毛筆繪畫的痕跡。
4. 人類起源的最早證據———非洲打制石器。
這件石器出土於坦桑尼亞奧杜韋峽,是人類第一批打制石器,200萬年的人類始祖就是用它來砍砸東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y9993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